对治十恶的十种善行
对治十恶的十种善行
作者:生根活佛
古人云:“凡人为善不自誉而人誉之,为恶不自毁而人毁之。”意思就是说:凡是做好事之人,不用自己赞美,人们自然会去称赞;而做坏事之人,不用自己说自己,人们自然也会去责骂他。由此可见,在我国传统文化之中也是宣扬停止一切作恶之行而褒扬一切作善行。
在佛教中,最好的去除“十恶”的对治,就是十种善行,而此“十善”与之前讲的“十善”有所不同。比如,一般人所说“我不去杀生”或“我不会杀生”,此心态和做法对治不了杀生的恶念,属于个人的习惯,或无胆去杀,因此不属于善业,是无记业。只有在上师面前,或者在佛塔佛像佛经前面真诚地誓言,不去杀生,那才有功德,才属于善业。但是誓言将成为清规,也就是属于戒律一样的制约,约束不让其发展而已,所以也对治不了杀生的恶念。
正确对治恶念,不仅仅是要受戒,还要以十种善行逐一相对应,用善行去消除人心意念中的恶。
十恶之一杀生,要想戒杀生,就去拯救生命,意思是受不杀生的戒,还要去放生,才能彻底去掉杀生的恶念。因为,当我们不断强化正确的行为时,反面的意识就会削弱。真正从放生中感受到,芸芸众生,孰不爱生,再想想电视上播放的动物们临死前的凄惨之状,何忍心再去杀生?
受不偷盗之戒,要去布施。当不断地强化布施的行为之时,反面的偷盗意念就会削弱。从布施中获得付出给予后,所带来的受人尊敬之感,与偷盗时内心的谴责和郁闷截然不同,便不会去偷盗了。
受不邪淫的戒,要去持戒,从中体验到洁身自好的舒畅之感,想起邪淫时内心的愧疚和顾虑,更不会去邪淫了。
受不妄语的戒,要讲真语,从讲诚实之语中体会到正人君子坦荡荡,何故要成为虚伪不实,表里不一,令人生厌之人,就不会再去说妄语了。
受不两舌的戒,要讲和解与调解的话,从劝和与人和睦相处的幸福之中,就不会再去说妄语两舌之语,因为在说两舌语时也会受到内心良知的谴责,并且成为亲朋好友们远离提防之人。
受不恶口的戒,要说悦耳语,从中感知到自己内心的温柔,看到别人的喜欢认可自己后,就不会再去说恶语了。因为在说恶语时,多数是两败俱伤,双方恶口相击,心情都变得很差,露出丑恶的模样。当讲话柔和了,想骂人都说不出口。
受不绮语的戒,要去念真言和经文,或说正能量的话,从中感受他人对自己的信任,反思绮语会伤害别人,就不会再去说绮语了。因为说绮语,会失去别人的信任,在他人眼里就是个是非口业之人。
受不贪心的戒,要去修炼舍心,从中体会到无舍无得,小舍小得,大舍大得的感受之后,就不会再去贪心。因为贪心是缺少智慧的表现,是在折损,甚至是透支自己的福报。再说骗子都是利用人之贪心,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。修炼舍心,就好比把自己左手中的钱放到了自己的右手之中,时机成熟打开右手一看:本金,外加利息。这样的好事当然属于有善根,又有智慧者所为。自然不会再去贪心了啊!
受不害心的戒,要去关爱他人,发现每一人都需要关怀和理解,这是和平的源泉。从中体会到世人皆平等,大爱对人,收获的也是满满的爱,就不会再去伤害别人了,因为在伤害他人的同时也为自己埋下一颗恶毒的炸弹,只是不知何时爆炸而已。
受不邪见的戒,要去修正知正见,由此开发自我的智慧,提高自我的境界,放下小我的执著,让自心远离邪恶的黑暗,不被邪念左右,不会造成是非颠倒,远离真理的后果。
古人云“君子反求诸己”、“小人无错,君子常过”,倘若反观自身,反省自我需要提升之处,而不是一味自私的严人宽己,不仅可“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”,也是自我去恶扬善的修行,同时赢得一致的尊重。
众人只知一名词为自私,不明其真实内涵,“十恶”就是内心自私的真实展示。当十种善法成为生活的一部分,就不用去刻意想到戒除十恶了。放生、布施、持戒、说实话、说和解话、说悦耳语、念经、舍心、关爱、正见能制服十恶,而能培养慈悲心、菩提心,终成佛果。
更多内容点击下面链接
声明:
生根活佛微信公众平台开通赞赏功能,您的赞赏红包,全部用于文章作者生根活佛弘法利生事业中。